2014年11月27日星期四
為民宿業未來支招
“福州的很多、古民居都拆了,我們現在只能寄希望於鼓浪嶼,希望鼓浪嶼能成為世界東方城市民俗典范。”在9月17日舉行的兩岸旅遊民宿發展高峰論壇上,福建省政府旅遊發展顧問袁書琪對福州的古建保護有些痛心疾首,並對鼓浪嶼的古建民宿改造寄予希望。但是,鼓浪嶼民宿的問題,一點也不比福州輕微。
目前鼓浪嶼民宿的經營者大致分為兩類,一類以創業者為主,他們更注重經濟利益,根據遊客的需要不停進行自身改造。雖然帶來了更多的客源和收入,但漸漸地失去了本身的個性,變得千篇一律,並且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,產生了一系列安全、水電、秩序混亂等問題。另一類經營者還有著最單純的“民宿夢”和“懷舊夢”,他們把旅館當做自己的夢想,但是這一類人已經越來越少了。
旅遊者的矛盾心理也是一大原因。彭青表示,我國的旅遊者就像“香蕉”,皮是黃的,心是白的。以鼓浪嶼為例,“他們既喜歡異域風情,又要求舒服,頗有點像‘葉公好龍’。”的確,大部分遊客自然喜歡文化性、曆史性濃厚的民宿,可在旅館內部又希望可以享受現代化的硬件設備帶來的便利舒適,據統計,只有20%的遊客追求古建築,同時也可以接受古建改建後帶來的不便。這樣矛盾的遊客心理也讓經營者無所適從,很多民宿在多次修改後變得有些“不倫不類”。
而政府的保護過當也制約了民宿的發展。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彭青認為,從2013年新政策出台以來,政府一直對鼓浪嶼的曆史建築進行強保護。強保護使政府處在了強主體、強主導的地位,經營者則處於弱勢地位。“原來在政府的弱保護下,各個利益相關者是相互均衡的,而目前政府加強了保護,便打破了這種平衡,各利益群體都處於了服務地位。”
在彭青看來,政府的強保護扼殺了民宿的多樣化。“我看到最近政府關於鼓浪嶼的規劃中,連家庭旅館用什麼樣的遮陽傘、什麼樣的燈光等等很細致的方面都作了規定。我們講的標准是什麼?標准是准入門檻,現在你把標准作為你自己想要的東西,以政府的名義公布出來,實際上我覺得扼殺了家庭旅館的多樣化。我們的家庭旅館之所以有魅力,就在於所有的店主和消費者共同創造了一個多樣性文化。如果規范、制度把文化給扼殺了,那麼就只有小住宿業而沒有民宿業了。”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